<第7784期>法治新闻传播⑧从文字记者到出镜记者的转型
总书记深刻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面对海量用户聚集于短视频平台的现状,不少敏锐的传统媒体纷纷提前谋划,躬身入局。如今,面对镜头已不仅仅是“电视人”的事,还成了“报人”的事。这是融媒发展给传统纸媒带来的挑战,亦是机遇。
首次“试水”后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我的首次出镜经历,是2018年的全国两会。《【视频】修身有道,最高检工作报告炼成记》是我首次作为出镜记者完成的“文字+视频”报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和几位摄影记者穿梭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楼的楼道和办公室里,办公楼外,是映着一盏盏灯光的夜幕。
首次“试水”后,虽然最终成果得到肯定,但与文字报道完全不同的感觉扑面而来。“面对镜头,我需要说些什么?”“我该用什么样的表情面对镜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两会期间,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下,我的出镜初体验尽管不算完美,但还算顺利。
几个月后,2018年夏天,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之际,又有一组采访最高检老干部的《讲述》系列视频开工了。当时根据最高检离退休干部局的建议,我们最终确定了几位有代表性的退休老干部,数月间,我拍摄了多个视频采访,这回算是初步“上手”了。
2021年全国两会前夕,检察日报社编委会对两会报道提出“求新求变”的要求,启用了硬件设施基本齐全的演播室,并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值守,放手让前方记者大胆探索。这一年的两会,不到9天时间里,我在完成常规文字报道的基础上,参与制作了5期视频,采访了18人次,主题涉及浙江余杭“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认罪认罚、正当防卫等。
结合近几年我陆续拍摄录制采访视频的经验,谈一下文字记者与出镜记者的不同:
第一,从功能定位看,文字记者是把观察到、收集到的信息,变成书面文字,通过文字为读者留出一定想象空间。而出镜记者则是把观察到、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可视化的视频画面变成口头语言。
第二,从语言特点看,文字表达和视频表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中,所使用的语言往往较为官方、严肃,多彰显报道的政治性和权威性。而视频表达则较为接地气,多用口语化表达,语句一般不会太长。
第三,从提问风格看,由于即时录制的特点,相对于文字记者,出镜记者的提问更具逻辑性,环环相扣,有一定的节奏。同时,还要注意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互动,慢慢摸索如何提问才能戳中被采访者的兴趣点,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
虽然文字记者与出镜记者所承担的任务特质有诸多不同,文字表达与视频表达两种传播方式也多有同,但都需要具备一定领域的专业素养,能够把故事讲生动。
破解“跨界”之难
如今,新闻视觉化呈现逐渐成为新闻生产导向。那么,文字记者转型成为出镜记者,具备哪些优势?
我认为,文字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对新闻信息的敏感,往往会更到位,能够将不少更具深度、更权威、更专业的新闻带给受众。此外,文字记者一般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且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这些积累会使视频报道更加厚重、更有分量。
尽管如此,文字记者“跨界”出镜,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找不到镜头感。平时下笔千言,可哪怕面对最简单的拍摄设备——手机,就立刻“不会说话了”。二是找不准文字感。这主要是因为文字记者容易用文字化思维串联文本,出镜时表达不够生动,总是“掉在书袋里”。三是缺乏美感。很多文字记者出镜,都是自拍自播,没有专业团队,视频作品质量难以保证。
基于此,从文字记者到出镜记者的过渡没有捷径可以走。结合多次作为出镜记者的经历,我谈几点建议:
第一,明确角色定位。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定位,将自己的角色准确归于“观察者”“记录者”的位置,镜头前的任何言行举止,都要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
第二,发挥现场优势。现场感,对于“写”好无声的新闻至关重要,对于“讲”好有声的故事也必不可少。在现场拍摄,不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要有选择、有取舍地在现场挖掘更有价值、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用故事、有效信息和逻辑将镜头串联起来。
第三,尊重传播规律。文字稿中的新闻点选择和视频中的镜头选择,不必完全一致,甚至可以说,需要区分开来。比如,采访对象对某一个观点的表述,理论和深度都足够,但在视频中可能就显得不那么生动,需要引导他再补充一些故事和细节。
第四,做到“心中无镜头”。提问不仅要完整地背出来,还要自然地讲出来。平时,可以把自己主动置于镜头前,致力做到在镜头前从容大方,直至达到“面前有镜头,心中无镜头”的境界。
“生活化”的人情味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记者通常扮演着一个冷静客观的报道者角色,报道内容大多是一些“大事件”,这有时可能会令读者产生一种疏离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尽管时间并不充裕,但我还是想尝试一下更具亲和力的视频形式——Vlog。因为这样的报道方式打破了受众对于那种“正襟危坐”式新闻报道的疏离感,类似于朋友交谈的交流方式,可以拉近受众和新闻之间的距离。
在这个想法得到受访的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一致支持后,我们逐一制定采访提纲,与代表协商具体拍摄细节……最后的成片——《【Vlog】刘永志、聂守军、于家傲代表热议粮食安全》,得到代表的充分认可。
拍摄Vlog,必须学会“面对镜头说话”。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注重交流感。要找到讲故事时自然分享的感觉,可以想象摄像机那头就是你的好朋友、家人,慢慢找到跟他们分享、不吐不快的感觉,把摄像机当作你的朋友。
第二,注重逻辑性。遵循“事实概况—分析原因—解决办法—下一步如何”等大致思路,让观众明白你的逻辑,跟着你的语言和镜头深入了解采访内容。
第三,注重变化性。“文似看山不喜平”,面对镜头说话,要有详有略,有起有伏,有高有低。
做到上述几点,可以在形式上更易找到“生活化”的人情味。那么,如何在内容上更贴近难能可贵的人情味?这就需要出镜记者首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中寻找到“好问题、好故事、好观点”,注意将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报道主题,将为群众解危除困作为新闻立意等。对于这一点,我在采访浙江余杭“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的当事人谷女士时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在确定选题之初,我想到该选题与受众关心的话题关系密切,如果同步录制采访视频,可能传播效果会更好。于是,便与同事协商后作出尝试,最终完成的《独家视频连线!“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背后的故事》,作品获评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21年度女记者短视频“调查报道优秀案例”。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一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事业。文字记者向出镜记者转型,只是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因此,我们要在求变的过程中有所坚守,坚持“内容为王”,在积极创新报道形式的同时,做到沉心静气,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度,脚踏实地做好全媒体传播语境下的新闻报道。
(作者检察日报社领衔记者史兆琨)
法治新闻传播①从眼入心,检察情怀跃然“图”上
法治新闻传播②检察新媒体宣传如何提档升级?
法治新闻传播③新时代“政治家办报”的新阐释
法治新闻传播④检察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组成及建设
法治新闻传播⑤文化思想视域下法治舆论的“四力”建构
法治新闻传播⑥以“四全能力”建设提升法治新闻舆论工作的“时度效”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审核丨吴贻伙
来源丨《法治新闻传播》2024年第四辑
编辑丨李昂